毛主席曾选王洪文做接班人,为什么?离不开王洪文的一个身份

办公家具知识 http://www.isunon.com

王洪文是继刘少奇、林彪之后,毛主席第三次选定的接班人。王洪文,是毛主席曾经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人选。关于毛主席为什么选王洪文作为接班人,想必很多人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不选其他老革命家,或是党内、政府内的老干部,况且连华国锋都没先考虑。

这些都是为什么?其实说来说去,都是跟王洪文的一个身份有关,毛主席对此有着美好的愿景。

王洪文出生在1935年的吉林长春,1976年被中央隔离审查前,王洪文41岁,身兼中央委员、政治局委员、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副主席等要职。而在1966年之前,王洪文不过是上海一大厂的保卫干事。王洪文的平步青云,离不开毛主席的青睐。但毛主席为何对王洪文另眼相看、特殊对待呢?

毛主席对接班人的问题,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前,就在认真思索。与“接班人”息息相关的,就是“和平演变”这个事情上。新中国成立前夕,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,毛主席告诫全党同志,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,不要倒在这看似无害的袭击下。

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,批判斯大林后,防修、反修被毛主席注意到。1962年1月底的中央扩大会议上,毛主席讲话,提到国家变修的可能性,表示这很值得警惕。毛主席认为,彼时的党内并不纯粹,若是不注意这个问题,日后是要吃大亏的。说白了,毛主席就是担心有人或有群体,改变革命的性质,将其蜕化成修正主义。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毛主席认为应该培养和造就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,防止帝国主义预言家的预言成真——预言“和平演变”将在我党的第三代、第四代。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,在1964年6月,毛主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会议上正式提出。

按理说,十年动乱期间,王洪文在上海再有名,那也是地方上,身居北京中南海的毛主席,几乎是不可能“认识”他的。可偏偏,时代给了王洪文一个机会。1967年7月,经周恩来安排,毛主席从上海来到武汉。当时正值王洪文全面调动30余万工人,提着长毛短棍,在上海“造反”。

毛主席闻讯,深夜乘装甲车到外滩巡视,见到那些工人威风凛凛,在上海市革委会门前站岗。毛主席既欣慰又高兴,认为上海的形势一片大好,工人造反派完全能左右全局。毛主席垂青上海工人造反派,张春桥抓住机会,投其所好,便把王洪文介绍给他。

毛主席看完王洪文经过张春桥润色过的“红色履历”,对王洪文产生了很大的兴趣。1968年国庆,全国工人和工宣队代表受邀到北京观礼,王洪文是上海代表团的领队,住进了中南海。其他人都是周总理一起看望的,唯独王洪文,毛主席单独接见了他。

此次见面,王洪文给毛主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,毛主席对王洪文也有了细致且全面的了解。国庆观礼结束后,各地代表团各回各家,唯独王洪文,被特地留在了北京,指定列席八届十二中全会。会上,毛主席对王洪文和上海工人,毫不吝啬赞美之词。

很多人都以为,王洪文的发迹是从十大开始的,实则不然,在九大上,他就“出人头地”了。讲到这里,想必大家也琢磨出来了,毛主席看中了王洪文的什么。没错,就是他工人造反派的领导者身份。

所以在1971年“九·一三”事件后,王洪文得到毛主席进一步的信任,并被毛主席调到身边来重用,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。可惜造化弄人,王洪文后来的表现,太让毛主席失望了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